料理的風景
~「關於空間、食物料理與人的風景」
法國美食家布里亞-薩瓦蘭曾說「與其他場合比,餐桌旁的時光最有趣。」「與發現一顆新星相比,發現一款新菜肴對於人類的幸福更有好處。」因為有好吃的食物和舒適的用餐環境,兩者同時兼具,往往能夠帶給人心靈與感官上的雙重滿足。
揮別沈悶紛亂的2013年,12月號《小日子》編輯團隊找了8間在台灣各地,各具特色的餐廳、小館子與攤子,或許這些餐廳無法以飲食評論的角度來定義,但是這些餐館的主人對於食物和營造用餐空間,卻有著細膩醇厚的心意,希望來用餐的人,不只求溫飽,而是可以同時感受到料理的風景。
Part1特色店家
在日式茶屋喝茶吃菓嚐當令台菜
美軍洋房裡有越南大勒山城料理
巷子裡小酒館有里昂鄉村的家常味
九份山上的一夜干車友特別愛點
菜單主角承自祖父的燻製火腿
紐約文化引味台北公寓
孔廟附近攤子賣手工磨的杏仁茶
吃甜鹹的可麗餅看鐵牛車與老玩意
Part2Liz的飲食文學
巴塞隆納食不暇給
一件事
用喜歡的牙膏與自己親密互動
從醬油釀造場改裝的旅店
認識小豆島
生活道具愛好者只穿簡單舒適的布衣
思考人生問題時想起完美熟成的佳釀
不講氣派和家人一起煮大餐吃
日落前得找到塗鴉大師的真跡.
在冰島唱片行遇見碧玉.
北107公路上水源保護區的原始山林.
到被遺忘的部落學習獵人的原味生活.
濁水溪畔的市仔頭承載歸鄉夢想
專欄
劉奕成:有味道
馬世芳:請勿槍殺歌手!
羅文傑:市場裡的安心
聊聊天
王斌鶴×謝青葑:在港都緩慢生活做設計
創作對話
年曆是生活一部份摸得著才實在
我們喜愛的藝文事物
左光平喜歡的音樂.蔣勳推薦的書籍.黃小黛想看的書籍.羅健毓分享的展覽
更多精彩內容都在《小日子享生活誌020》